中医治疗肠炎
2024-01-21 12:45:48  阅读:

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主要发生在人体的肛门和肠道。很多人都有肠炎的症状,因此发病率较高。肠炎是一种普通的疾病,通常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危害。然而,如果不及时治疗,病情可能会加重,后果未知。肠炎有许多治疗方法,其中包括中医疗法。

目前,医学界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肠炎。一般来说,西医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快,但常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。相比之下,中医的治疗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,但却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此外,中医治疗肠炎注重治疗标准,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。

肠炎是小肠和结肠发炎的疾病,其原因可以是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等。患者常常出现腹痛、腹泻、稀水或带有黏液和脓血的大便。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和急迫感,被称为感染性腹泻。根据病程的长短,肠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。慢性肠炎的病程通常超过2个月,常见的病种包括慢性细菌性痢疾、慢性阿米巴痢疾、血吸虫病、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和限定性肠炎等。

中医学认为肠炎属于胃脑痛范畴。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、脾胃受损、情绪不良、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以及中气不良引起的。肠炎的病灶位于胃脘,与肝脾的关系密切。在早期阶段,主要呈现实证,疾病主要出现在脾胃。根据不同的症状,肠炎的分型如下:

①胃痛是由寒邪侵袭引起的病症:表现为胃痛突然发作,疼痛感像被绞一样,害怕寒冷,喜欢温暖,遇到寒冷加重疼痛,接触热疼痛减轻。患者多有受寒历史,口中淡淡,不渴,舌苔淡白,脉搏紧绷。治疗方法是通过温中散寒,舒展气机,缓解疼痛。方案选择使用良附丸减轻症状(药方:高良姜10g,香附10g)。

②宿食停滞的症状包括胃脑膨胀疼痛,不愿按压,呼吸不畅和矢气不舒服,嗳气和酸胀,食欲恶化,无食欲,不会呕吐消化食物,呕吐减少,大便不舒服,舌苔厚白或舌苔厚,脉搏滑。治疗方法是以消化滞后、调理气机和胃为主。方选用保和丸加减方(山楂10克,神曲10克,茯苓15克,陈皮10克,莱菔子30克,连翘15克,麦芽10克)。

③肝胃气滞证的症状包括胃脘胀满,压痛,影响两侧肋骨,情绪不顺会加重症状,频繁打嗝,经常叹气,舌苔薄白,脉多弦。治疗方法是舒缓肝脏,调理气滞,平和中脏,止痛。方剂选用柴胡舒肝散(柴胡15g、芍药15g、枳壳10g、陈皮10g、川芎9g、香附10g、甘草5g)。肝郁积热是由于热气侵犯胃脏引发肝胃抑热的病证,症状包括胃灼热,紧迫疼痛,喧闹,口干,苦味,渴望冷饮,脉搏弦滑。治疗方法是缓解肝热和胃痛。方剂选用化肝煎(青皮10g、陈皮12g、芍药10g、丹皮10g、泽泻10g、贝母15g)。

④湿热内蕴,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:症状包括胃脘的疼痛,胀满感,嘈杂声,泛酸感,口干苦味,口渴但不想喝水,尿黄便秘,舌苔呈黄腻状,脉搏滑数。治疗方法是清除体内湿热,调理气机和胃功能。方案选择为黄连温胆汤(黄连6克、半夏10克、茯苓10克、陈皮12克、竹茹10克、蒲公英30克、甘草6克)。

⑤瘀血阻络证:症状表现为胃脑疼痛,疼痛感如针扎或刀割,疼痛区域不愿被按压,颜色暗淡,唇色暗深,出血呕吐、大便带血,舌质呈紫暗色,有瘀伤,脉搏涩。治疗方法是通过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。方剂选择是笑散合丹参饮(蒲黄9克、五灵脂9克、丹参10克、檀香10克、砂仁6克)。

治疗肠炎的中医处方很多,而且其中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疗效,因此我们建议肠炎患者尝试中医治疗,相信很快会有显著改善。此外,除了必要的治疗,肠炎患者还需注意生活习惯,避免频繁进食不规律及熬夜等不良行为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,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-09#foxmail.com说明(把#替换为@)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!
温馨提示:本内容仅作参考,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。
推荐商品广告
*联系人:
*验证码:  
留言内容:
最新评论:
最新推荐
  •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原因 经常用

    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原因 经常用

    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,可以帮助患者日常预防这个疾病,同时在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出现的时候,消除原因,帮助缓解病情。1、 精神因素:临床上观察到精神抑郁和焦虑对…

    (13310)人阅读时间:2024-03-23
  • 结肠炎症状中医如何治疗结肠炎

    结肠炎症状中医如何治疗结肠炎

    结肠炎症状1、结肠炎症状1.1、大量便血: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,脉搏加快,血压下降,血色素低,需要输血治疗。1.2、腹痛:轻度患者无腹痛或腹部不适。一般来说,有轻度到中度…

    (7181)人阅读时间:2024-03-21
  • 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推荐

    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推荐

    结肠炎药膳:白芷粥配方白芷10克,米100克。把白芷洗干净,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米洗干净。将米、白芷放入铝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,用武火沸腾,用文火煮30分钟。每天一次,每…

    (17861)人阅读时间:2024-02-17
  • 假膜性肠炎的中医辨证疗法

    假膜性肠炎的中医辨证疗法

    假膜性肠炎除西医治疗外,可试用中医治疗。该病中医鉴别疗法如下:1、霉热炽盛型治疗清热解毒,分别清浊,常用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败酱草、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紫花地…

    (3805)人阅读时间:2024-02-17
  • 急性肠炎的中医治疗

    急性肠炎的中医治疗

    急性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有穴位注射法、针刺疗法、灸法、耳穴贴法等。一、穴位注射法:取穴:双侧止泻穴(踝关节背弯曲90°体位,外踝尖垂直下红白肉交界处止泻穴)。药物:盐酸山…

    (6939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28
  • 肠炎三大症状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治

    肠炎三大症状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治

    中医认为,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脑痛范畴,本病多由饮食失节、脾胃损伤、情志不好、肝郁气滞引起的。病位在胃脘,与肝脾关系密切,早期多为实证,其病在脾胃。分型如下:肠炎…

    (5563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27
  •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综合疗法

  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综合疗法

   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泻、痢等范畴。脾失健运,湿浊内生,抑郁化热,感受外邪,损伤脾胃,引起湿热,引起湿热大肠,肠道血气凝滞,引起脓液,引起腹气传导混乱的情志不…

    (14975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21
  •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鉴别治疗

  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鉴别治疗

   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、泻、肠风、下利等范畴。在治疗方面,主张鉴别治疗,主要分为肠道湿热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、下脓、次数多、口干口苦、发热、舌质红、苔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1
  •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中医鉴

  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中医鉴

  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为急症,主要采用西医疗法。病情稳定后,可以用中医疗法辅助治疗。该病的辨证疗法如下:1、肠道湿热证证候:腹痛阵发剧烈,呕吐频繁,大便水泻或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1
  • 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?

    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?

    结肠炎作为发病率非常高,对健康造成很大损害的疾病,这种疾病必须重视,出现这种疾病时应尽快治疗,保证健康的身体,在我们的生活中结肠炎不仅可以用药物治疗,还可以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1
  • 缺血性结肠炎r的中医治疗

    缺血性结肠炎r的中医治疗

    缺血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?简要介绍1、中药处方:健肠汤。药物构成:白芍药、白术、黄连、干姜、木香、葛根、白头翁。湿热下注型去干姜,加黄芩、黄柏、槟榔子、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1
  •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

  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

   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结肠炎,可以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,同时能起到局部清洗清洁的作用,达到止泻消炎、解抽解痛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增强肠道免疫功能,促进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3
  •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

  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

  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证治疗分为4种,具体如下:1、肝气侮辱脾型:腹泻和情绪变化后发生,胸部恐吓膨胀疼痛,腹痛腹泻,腹泻疼痛减少,大便不畅,苔白,脉弦细。方用逍遥散合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3
  • 结肠炎的中医鉴别治疗

    结肠炎的中医鉴别治疗

    中医理论认为,结肠炎多为湿热结、脾肾阳虚、气血两虚、气滞血瘀、饮食失调、过劳、精神因素诱发。中医鉴别论治:1、湿热型治疗方法:清热利湿。方药: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3
  • 结肠炎的中医治疗

    结肠炎的中医治疗

    中药处方(一)【辨证】脾胃气虚,中气下陷。【治法】补中益气止泻。【方名】益气汤。【组成】黄芪、薏米、党参、获苓、血馀炭、红石脂、白芍、白术炭、陈皮炭、柴胡、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2
  • 专家分析中医是如何认识结肠炎的

    专家分析中医是如何认识结肠炎的

    结肠炎是常见的肠道疾病,可分为慢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等。近年来,结肠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,在结肠炎中,我国传统中医有自己的认识。其次,专家告诉我们中医是如何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2
  • 十二指肠炎的中医疗法

    十二指肠炎的中医疗法

    针灸1、体针:取足三里、内关、中脑。肝气犯胃加期门、阳陵泉;脾胃虚寒加脾俞、胃俞、章门;泛酸加太冲。耳针取十二指肠、小肠、脾、胃、交感、神门等穴。可以针刺,也…

    (590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2